
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教授应邀为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做学术讲座
发布人:马克思学院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4-09-26 浏览次数:0次
9月2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凤城教授应邀在学院301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认知传统文化的百年历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桥主持,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杨凤城教授认为在现代化视域下如何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他指出在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因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从早期深受五四影响,强烈反传统,到延续五四精神理性评价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在文化转型中多遭否定与批判,再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时俱进,从理性对待到积极弘扬爱国精神、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到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历史的多面相与复杂性,深刻体现了“历史情境”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杨凤城教授强调要打破思政课从理论到理论,从结论到结论的研究范式,深化思政课研究的历史厚度,丰富研究与学科的历史维度。
学院院长助理李春峰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杨凤城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不仅贯穿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展现出了深刻的思想穿透力。我们应当积极树立历史思维,着力培养“四史”素质,不断增强大历史观,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和把握思政课的内涵与价值。
主讲人简介
杨凤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中共党史党建评审委员,以及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著作有《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新阶段》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中共党史重大问题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丛书)《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丛书)等教材和著作。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50余篇。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以及部委委托项目。曾为第17届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作辅导报告。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专家库专家,中央统战部专家咨询组专家,中国文联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